为何圣诞节“征服”中国

2009年1 月1日 / 龙哥感触 / 没有评论 / 2,384次

作为西方圣诞玩具和装饰品的最大生产国,中国庆祝圣诞节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涨,使中国国际化达到高峰的2008年也不例外。
在北京这样的城市,几乎没有哪个饭店和商家会拒绝用圣诞老人和彩球等装饰物来渲染节日气氛,很多大型商业中心门前都立起了巨大的圣诞树。
  在中国,圣诞气氛成为12月的主流,但是每100名中国人当中信仰天主教的人还不到1个,也很少有人真正了解圣诞节的宗教背景。
  北京一名年轻人对本社记者说:“对我们来说,这是出去玩的好借口,因为中国的节日太少了,也太安静了。”
  中国最喜欢过圣诞节的是年轻人,即使第二天要上课或者考试,学生们也会在平安夜戴着圣诞老人帽去唱卡拉OK,互赠礼物,有的人甚至会到教堂去体验一把子时弥撒。
  北京的年轻人还会在11月过复活节,在2月过情人节。他们认为,西方节日更有现代气息,更“酷”,而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这方面就很欠缺,家庭氛围太浓,惟一的过节方式就是放烟花。自由象征的西方节日正式符合了现代中国年轻人的自由需求。
  相反,上一代中国人不太愿意过圣诞节,他们认为那是别人的节日。40岁的药剂师宋盈盈(音)承认,年轻时的确和大学同学一起过过圣诞节,但现在只有街上的装饰才会让自己想起这个节日。
  在中国,圣诞节也是商机的同义词,欧洲和美国市场上近80%的玩具都产自中国。
  因欧美市场需求减少而损失惨重的中国玩具业相信,在生意萧条的一年即将结束之时,这个圣诞节能挽救自己的生意。
  尽管北京和上海、香港等大城市都沉浸在圣诞气氛之中,但在内陆省份和农村地区却感受不到节日气氛,表明了中国东西部的差别。(以上转载于《埃菲社:圣诞节“征服”中国》)
      追根究底,中国节日为何很多都不受到年轻人的青睐,而西方节日却日渐盛行呢?本人认为主要为以下几点:
      第一、中国节日过于注重儒道,家庭氛围太重。延续了几千年的节日,几乎每个节日都是注重了家庭的和睦、和谐,一直以来都由中国思想来“束缚”延续的节日,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之中,发展得太迅速,工作太忙碌,在目前的开放自由的生活之中自然不尽受欢迎。
      第二、国内年轻人由于家庭的体验感减少。为何在特别发展的地区西方节日越加流行呢?在西部特别是贫困的地区却感受不到这些节日的气氛?大家都知道,在繁华的城市之中,由于工作忙碌的原因,所以很多小孩子不是由保姆来带就是由其爷爷或者奶奶之类的前辈来带,能看见父母的就是早晚和周末,家庭的观念在他们的心里就仅仅是一个衣食住宿的地方。平时中午闲余时间,我在麦当劳和肯德基之类的地方经常看见大批的中学生一起坐在聊天,羡慕和悲哀同时搪塞着我的心。在西部,也就是稍微“贫困”的地区,中午几乎是很少不在家吃饭,就算回家要半个小时也要步行回家吃饭的,而每到中国的节日,总是会吃到母亲做的各种小吃。与渐渐受到家庭“冷落”的东部小孩子,当然显得思想“落后”了。
      第三、对于西方节日他们“醉翁之意不在酒”。大家都在疑问为何现在的年轻人总是喜欢西方节日,认真看看现在每到几个盛行的西方节日他们到底在干什么呢,据我了解,大部分年轻人都是借助这个节日在约会或者成群结队地出去疯狂,喜欢浪漫的年轻人于是乎地把它们当成了难得一遇的“情人节”了。相信这些年轻人体会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非常到家了!
      当然出现如此现象的原因很多,以上只是从家庭、本体以及其行为来说明国节孙山洋节盛行的原因。平时总是听见很多人叹息现在年轻人的西方情节,但是造成如此现象的到底是什么呢?这个真的值得我们考量。